专业组入围作品解析合集丨公园城市未来花

公园城市未来花园:“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暨第四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周”设计竞赛

专业组入围作品解析合集

为激发园林学子与行业从业人员的设计创作能力与实践建造能力,弘扬工匠精神,暂定于年9月中旬举办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暨第四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公园城市未来花园”。本次活动设计竞赛阶段于年12月启动,竞赛主题为“未来的花园”。鼓励设计者在有限的地块内,以竹材和花卉为主要材料,设计并建造一座具有未来感的小花园。活动设计竞赛阶段已评选出专业组8名、学生组36名(20名竞赛组和16名邀请组)入围作品。下面为读者带来8组专业组入围作品的详细解读。专业组(作品序号不代表名次)

01

生命之花

FLOWEROFLIFE

未来物质爆炸,而精神稀缺,精神将成为人类最后的图腾。古埃及神秘学的精神核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几何符号:生命之花(FlowerofLife)。它是宇宙万物的原始语言,思想、音乐、数学等都来自这个图腾。设计团队以竹拟花,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疗愈地球和人类。未来,生命之花出现的地方,生命就会出现。

1立意—未来图腾

从远古到未来,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斐波那契数列,它是生命之花的起源,出现在从花朵到麦田乃至星系。

2赋形——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是将圆形拆成许多全等的尖椭圆光轮而成。过程重复7次,同时向外旋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年前,竹子开花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又曰:“易根必经结实,实落土复生六年还成町。”设计以“生命之花”为原型,以竹生花,周而复始,开遍未来。

3借竹拟伞

四川泸州油纸伞

设计团队深入四川探访了油纸伞制伞匠,借“四川泸州油纸伞”的结构——伞骨、伞柄均为竹子制成。以竹拟伞,以竹条做伞架,展现“用时打开,不用收拢”的弹性互动空间。

通过竹伞模拟实验,验证可行性和互动性。借由竹子自身的韧性,便可支撑一把“生命之花”整个使用周期的开合。制成一把伞需削伞骨、制伞架、伞骨钻孔、伞骨穿线伞头、开合测试、做竹跳子等工序。以古老手艺,打造动态竹构,致敬非遗传承!

4竹编构造

“生命之花”不仅仅因为形似花,也因为它代表万物生长的周期:在结构上,通过完成竹、鞭、茎、叶、蕊的周期,寓意生命循环往复的万物法则,同时结合耐久和抗腐蚀性处理,科学建构。

5生态栽植

植被设计以生态环保为主旨,采用花卉和地被植物,采用冷色系的宿根花卉和时令花卉。高低错落配置,突出空间感。

6结构测算

结构主框架的荷载分为三部分,其一是风荷载,其二是活载,其三是上部恒载。主框架结构由单根圆竹组成的伞形拱柱和支柱组成,采用拱单元进行模拟,竹材的弹性模量取12GPa,强度按20MPa控制,质量密度ρ=kg/m3。主框架结构由直径为50mm和mm圆竹组成。竹材参数同上,钢材弹性模量E=15GPa,泊松比0.3,容重=8e-kN/m3,验算出屈服强度fy=45MPa,抗拉、压、弯强度值f=52MPa。模拟有风荷载的情况,进行组合二的各项测试,结构稳固安全。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国际竹藤中心、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WEi景观设计事务所、四川景度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赛者:黄彪、郭麒尔、刘邓、赵爽、熊田慧子、陈拓、黄颖、邵长专

Affiliations:InternationalCentreforBambooandRattan,BeijingBeilinLandscapeArchitectureinstitute,WEiStudioLandscapeArchitecture,SCAPE.DUDESIGN,BeijingTsinghuaTongheng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

Participants:HuangBiao,GuoQier,LiuDeng,ZhaoShuang,XiongTianhuizi,ChenTuo,HuangYing,ShaoChangzhuan

02

阡陌弦境

StaggeredLinearSpace

设计灵感来源于多维空间模型,平行宇宙并不能通过尺度或者时间相连,只能通过另一维度进行连接,万物粒子都是由线状弦组成,因此,设计团队以自然为媒介,借助易于加工的竹材形成特定结构构件,塑造独特的空间场地,形成连接远古与未来的时空的多维几何体,表达未来世界的多样化:在这个“可见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世界”,或许那里的我们正在以我们所期盼的另一个样子生活。设计团队试图以几何体的形式来呈现不同时空的对话,以此探索另一个世界,她如同一个边界模糊的巨大梦境,我们蛰伏其间,向后是过去,向前是未来,自然也在这里缓慢生长,穿过时间的缝隙,试着窥探宇宙的奥秘。以自然之名,描绘时空,在未来花园,体验时空旅行,感受自然力量。

1概念生成

弦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不是由点状的粒子组成的,而是由一根根震动的弦构成的。弦理论提出,如果我们把各种基本粒子放大,用目前还达不到的精度去观察它们,就会发现,这些粒子并不是一个点,而是由一个小小的环构成的。每个粒子都好像是一根无限细的、一维的橡皮筋,在不停地震动。在弦理论中,宇宙从微观层面来看,到处都是小小的琴弦,这些琴弦的振动,就演奏出了整个宇宙演化的交响曲。”阡陌弦境是对微观宇宙的一种概括,利用竹子即一维的弦,拼接之后形成二维的面,再形成三维的空间,三维空间之间的穿插又象征着四维甚至更高维度的空间的生成,体现未来的花园对时空和生命本质的探索。

2形体生成

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构筑物,外部为形似球体的立体几何形状构筑物,由笔直的竹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以垂直的方式搭接而成,内部为形似沙漏的旋转几何体构筑物,由竹构件进行热加工处理形成弯杆,再进行旋转排列搭接而成。

3空间营造

游赏空间:远远望去一个巨大的边界模糊、梦幻缥缈的球体空间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产生好奇。走进这里,低头周围花草生意盎然,抬头上空植物丛生,这里是一片新生的绿洲。

探索空间:将一切理想化,这里是时空的穿梭站,置身门外觉察到它的奇特,俯身向内走去,开始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神奇空间,感受来自未来的呼唤,在这里与风对话,和阳光畅谈,同时空遨游。

冥想空间:端坐在中心的蒲团纸上,深呼吸,感受自然,感受时空,或许我们无法彻底了解宇宙的奥秘,但我们仍然尝试与未来沟通,畅想一场奇妙的时空穿越。

4植物配置

阡陌弦境的植物意向取自阡陌的荒草丛生,以营造远古之自然粗犷;主要色系为体现未来空间的紫色系,以营造星河之绚烂。植物设计上选取形态粉黛乱子草、紫穗狼尾草、晨光芒、藿香蓟、紫色酢浆草等来营造时空氛围,选取佛甲草和天门冬来温润时差,构建“远古—现在—未来”的植物体系。从观赏特性来看,以观叶和观赏草等暖色系植物为主,搭配少量冷色系花卉,空间上部则种植常春藤攀缘于主构架上,展示垂直绿化,整体扣合主题,体现由荒野走向新生,由过去走向未来的空间氛围。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赛者:李恒、杨洁、庞金剑、毛文韬、钟瑞霖、张敏、周旺、李莹

Affiliation:Engineer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ofSichuanUniversityCo.,Ltd

Participants:LiHeng,YangJie,PangJinjian,MaoWentao,ZhongRuilin,ZhangMin,ZhouWang,LiYing

03

时之域

Timescope

未来的科学家们发现竹纤维具有影响时空褶皱的特性,并借此建造了可以突破时空的构筑。经过布局精度的演算,终于得到了精准的“超时空交换”的方法,与不同时空实现物质与能量交换。于是,小小的时空穿梭站建成了。但这里只是虫洞的一端,我们并不知道另一端连接着怎样的时空。怀揣着好奇望向竹虫洞的另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宝贵的事物放置于洞口、甚至想穿上宇航服跳进洞口向未知穿梭……满载着与过去或将来的自己对话的希冀,我们会在“时之域”得到怎样的回应呢?

1概念

竹的韧性使原本均匀如一条直线的时间发生褶皱。这个过程中不同曲率迸发爆裂成不同时间维度,每一个维度都连接着不同的平行时空。时间的褶皱使空间也突破了原本只是三维属性,弯曲甚至扭曲空间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原本遥远的距离可以通过折叠空间而瞬间拉近。当两个时空叠合到一起,它们被彼此巨大的引力击穿,形成了细小的连接通道即“竹虫洞”,使物质的“超时空交换”形成可能。

2形态

通向未知时空的“洞口”形成了构筑的基本单元,不同的形状、扭曲程度,蕴含着无限未知与可能性。

3互动

物品与信息的交换、跨越时空的音乐会、欢迎未来朋友的酒会、植物科普、与过去和未来合影、窥视不同的时空……一起来时之域的花园,探寻更多时空!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景观研究分院

参赛者:王兆辰、刘睿锐、李爽、孙明峰、王乐君、许卫国、徐阳、赵恺

Affiliation:ChinaAcademyofUrbanPlanningDesign,InstituteofLandscapeArchitecture

Participants:WangZhaochen,LiuRuirui,LiShuang,SunMingfeng,WangLejun,XuWeiguo,XuYang,ZhaoKai

04

偶雨将歇

ItRains,ButWillEnd

设计团队认为未来如自然天气充满变化与挑战,但人类能从逆境中寻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品师法自然,借自然之力旨在营造可智能应对天气变化、可观雨、集雨、避雨的未来花园。

“偶雨将歇”主体为一个对称式景观竹构筑,造型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叠落,寓意雨势的逐渐减弱,逆境趋于平缓;同时由两侧向中间的崛起,寓意着人类展开双翼直冲云霄的探索创新之势;二者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构筑由主体结构、辅助结构、表皮、滑动装置四大部分组成。主体、辅助结构为6cm/3cm直径原竹,通过横杆与埋地的木方进行相互绑接,起主要支撑作用。表皮采用竹篾片呈不等距对称分布作为表面装饰。滑动装置是整个装置的核心,构造也最为精密,由助滑道、滑道盖、竹筒、滑动主杆等部分组成。

雨天时,雨水通过滑道收集至竹筒中,待竹筒达到一定储量后,依靠自重牵引顶部竹盖向一侧移动形成遮雨空间;降雨渐停时,竹筒内雨水通过底部小孔流出,自重减小,顶部竹盖向另一侧移动,还原打开状态,阳光重新进入花园。

构筑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两端较低处是人行出入口,坡度平缓,尺度宜人;行人进入后,空间逐渐变大,给人以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构筑物沉浸于以小兔子狼尾草为主的各类观赏草环绕的空间中,凸显了花园亲近自然,野趣舒适的特点。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赛者:孔静雯、孟颖斌、张雨生、万铭、郝翔、王升歌、刘珊珊

Affiliation:QingdaoUbanPlann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

Participants:KongJingwen,MengYingbin,ZhangYusheng,WanMing,HaoXiang,WangShengge,LiuShanshan

05

花园公交站:翩翩起舞的蝴蝶

GardenBusStation:FlutteringButterflies

设计要求是以竹材和花卉作为主要材料,植物材料均为盆栽,设计并建造一座小花园。在构思这座花园式公交站时,设计团队是把构筑物和盆栽花卉结合在一起,让花园“立”了起来,利用藤蔓植物顺架攀附的能力与中空竹架结合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光合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保持湿度,降低棚下温度,大大降低夏季高温炙烤,让公共出行更加舒适,更好促进绿色城市节能环保。

利用竹竿的塑造曲线方面的优势,单个单体塑造出由急到缓到再由缓到急的韵律曲线,呈现曲线流动的线条美感,塑造出好似蝴蝶向上翩翩起舞的形态,整个设计外形采用是双生结构,单体相互缠绕,相互呼应,相互竞争。向上延展的方向是视觉方向,可以看到园内来车方向,着地方向顺着园内车流,在曲线低于1.8m位置,制作加固结构,塑造出“蝴蝶尾翼”,在两个单体合成一体后,整体展现出一只飞舞的大蝴蝶的神态,达到既相互缠绕又和谐统一的关系。

植物花卉选用是飘香藤和藤本月季攀等附能力强的藤蔓花卉,在花季还可以改善空间气味。主体搭建采用5~7cm的红竹,局部采用10cm的毛竹和竹篾固定和装饰,保证主体形态呈现出轻盈美感和结构稳定。

1关于未来的花园思考

花园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什么?仅仅是一个休闲景观空间?相对于已有的花园印象,设计团队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给予未来的花园更多的定义,目的不是拥有一个花园,而是要参与其中,让其充分融入生活。而设计端对于未来的花园的愿景,便是让它化身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为城市空间置入更多的可能性。由此联想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多数人经常会使用到的交通工具,未来的花园成为一个翩翩起舞的公交站怎么样呢?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也不错吧!

2设计概念的灵感来源

本次的材料以竹为题,如果说它代表了植物,那设计团队希望另一个部分可以从生物中提取。翩翩起舞的蝴蝶进入了视野,它又何尝不是花园的主人之一呢?更重要的是它轻盈的形态与竹子的材质特性极为贴切,总是能塑造一种独具韧性的轻松气质。想必这样的空间对于充满压力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极为舒适的对抗,让这些生活在压力下的人们能够经常在这样的空间内停留,是本次设计想要体现的对他们的关怀。

3设计生成

竹子的可弯曲特性,让设计团队对于充满双生结构形态的想法变得激动。正方形的限制下,通过对一个矩形进行变形,形成一个三维弯曲的独立个体。两者犹如阴阳两极般的交错方式,彼此互相支撑,弯曲向上的形态下,体现出的轻盈感是设计团队想要传达的空间情感。让它给置身其中的人以一种情感共鸣。犹如一个翩翩起舞的蝴蝶般矗立于这城市空间内,结构体系,景观体系均由这些不同尺度的竹子构筑。而顶部的藤蔓类植物覆盖层,不仅让整个空间极具生机感,还能为其带来遮阳的效果。美感与功能共生,就犹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模式。未来的花园设计团队希望这个公交站的呈现形式可以复制到其他更多的城市空间内,如公园、商业空间、小区等,它或许是一个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长沙本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赛者:刘俊、周灿

Affiliation:ChangshaBenYuanArchitecturalDesignCo.,Ltd

Participants:LiuJun,ZhouCan

06

流浪胶囊

SurvivingShelter

未来地球的资源耗尽,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相继枯竭。世界上缺少了以往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生命也缺少了活力。人类被抛弃在无依无靠的荒诞世界中,自然界中的植物也变得缥缈无根。越来越多的植物被人类保护起来。流浪胶囊成为人类唯一近距离接触“自然”、寻求心灵安慰的庇护所。走进内部,坚硬的外壳将人类保护起来,人类可以在内部倾听自然的声音,仰望宇宙。这是一种与“自然”的能量互换,也是一次给自己的心灵净化。它提供给人类自我救赎的空间,和接触自然的可能……

1形态生成

设计团队认为未来的花园是工业时代高速发展之下的产物,社会愈加追求突破人类极限的同时人们的内心更趋于回归最原始的质朴。因此,团队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形态,其中包括海螺(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海绵体生物(松散的聚合体)、鸟巢(杂乱而有秩的搭建方式)和微观竹截面(导管式细胞结构),从中抽象再演绎出了最终的主体造型。对于外表皮编织的方式,设计团队希望模仿鸟窝的搭建模式,营造原始质朴的风格。

在推敲内筒细节的过程中,小组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手段,模拟不同视觉角度作为吸引点,来确定内筒部分的尺寸、开口大小和开口角度,意在设计过程中也做到人工与自然、科技与质朴的碰撞。

2结构解剖

为了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设计成员也进行了模型的搭建实验。在实际搭建后,小组成员与结构专业再沟通,并优化和调整结构方案。最终结构由14根主龙骨与20根次龙骨组成,主龙骨采用5cm直径原竹保证主体框架牢固性,次龙骨采用3cm直径原竹做辅助。搭建方案首先将底层主龙骨固定在地面,再固定上方竖向龙骨,最后搭建内旋部分3D主龙骨,以保证整体造型及其牢固性。原竹之间利用螺丝和麻绳辅助固定。在搭建好基础龙骨框架之后,利用1~5cm宽度的竹片和竹篾,以随机的叠加方式编织双层外表皮。利用枪钉将竹片固定在巩固结构上。而内筒部分,小组决定以现场景致角度确定内筒开洞尺寸与位置。

3植物配置

为了配合未来主题,设计团队希望借用植物设计营造荒野感,本次植物配置多选用草本类植物。在构筑外围,方案选用花叶芒、斑叶芒、细叶芒等,配合少量粉黛乱子草和紫穗狼尾草,将构筑外围营造淡雅野趣。构筑内部利用佛甲草搭配荚果蕨,蕨类植物作为世界上最早的陆生植物之一,营造原始感。而植物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在于选用一组超级向日葵,将他与内筒开洞结合,框选向日葵作为一个开洞中的框景,意在人们可以从构筑中的一个开孔望到外部有鲜活的生命,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感。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赛者:闫少宁、陈卫刚、杨子媛、齐祥程

Affiliation:BeijingTsinghuaTongheng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

Participants:YanShaoning,ChenWeigang,YangZiyuan,QiXiangcheng

07

花间舞

EnjoyintheGarden

花园筑梦,自然而然,自洪荒到眼下,人对于空间的诉求复杂而简单,简单的是我们一直在寻求和营造庇护的场所,复杂的是除了物理的庇护,我们也在渴望心灵的庇护。

于是殷商时期,亦有苑囿,至于今,景观形式变化万千,唯一不变的是对于情景营造的追求。

故于此,未来的花园,一方面应具有时代感的技术特征,同时也应具有人文性的场景特质。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设计为未来的花园引来一只文化的蝴蝶,承载着成都的公园景观场景的历史记忆,蝴蝶的身形变化亦让来访者的身形随着空间的变化不断起、仰、蹲、探,好似舞者,俯仰间格物致知,园游成趣,让快节奏的时间变得缓慢,让来访者更能感受到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未来不是未有,而是更加真实。

蝴蝶文化与花园

很久以前,蝴蝶就以其身美、形美、色美、情美被人们欣赏,历代咏诵。蝴蝶是最美丽的昆虫,被人们誉为“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是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可令人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同时,梁祝传说、庄生梦蝶都在传颂着蝴蝶的人文意义。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骛;蝴蝶与花,永远是花园最动人的场景。

成都—杜甫—花园—蝴蝶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代的成都已是养花成趣,同时蝴蝶也伴随着杜甫的诗篇讲述着成都的花园历史,蝴蝶也是花园的重要参与者、历史见证者,历史是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蝴蝶与场景

蝴蝶曼舞,格物成趣。融合蝴蝶的文化意义,提炼“舞”的元素进行花园的场景建构,以蝴蝶为构型,形成空间场所,通过线性的分隔,形成往返路径,通过空间的高低起伏,到访者也会像舞者一样,不断地起、仰、蹲、探,行动间不但感受到空间的流动变化,也会与花园形成一系列亲疏接触;恰似舞者,园游成趣,随园而动,在体验丰富美丽的花园场景中,感受到自我与自然亲近接触,格物致知,人—生物—自然和谐共生。

空间与场景

形态生成:整体形态以舞蝶身形为基础,通过平面及立体空间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花园空间构型;将蝴蝶文化意向与花园充分融合,形成蝶恋花的文化意向,同时也是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的理想表达方式。

流线与空间通过开合、高低不同的场景感受,结合植物的设置,游客可远观戏蝶花间骛,进入场地后,游客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花境变化万千,进而人、文、景相映成趣,和谐统一。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四川云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赛者:范伟、刘虹敏、范飞翔、周子婷、周甜、陶兴强、周先扬、黄琴

Affiliations:UPDesign

Participants:FanWei,LiuHongmin,FanFeixiang,ZhouZiting,ZhouTian,TaoXingqiang,ZhouXianyang,HuangQin

08

回归伊甸园

ReturntotheGardenofEden

“这是我一生中干过的最有趣的事情了——关在这里,将花园唤醒。”——弗朗西斯·霍吉森·伯内特

伊甸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乐园,回到伊甸园生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方案概念源于美国文学作家伯内特的经典作品《秘密花园》,其描写了伊甸园的“失落—追寻—回归”和人的“流浪—救赎—复兴”历程,“种子”作为希望的象征,是人类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整体生态主义出发,提出未来花园的目标,是原真的生态花园,是把一个花园轻轻地放在自然里,希望在这里营造一处万物生长的未来世界。

1伊甸园的失落和人的流浪

自人类失去伊甸园,踏上流浪之旅开始,即意味着失去了和谐统一的乐园,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主题意义思考

2伊甸园的“追寻”和人的“救赎”

背负着原罪,承受着远离和谐生态后身心受创的双重代价,人类逐渐了解到自然对于人的健康生活的意义。于是继流浪之旅后,人类怀揣万物之源的“种子“,走上了救赎之路,追寻伊甸园。

概念生成及拓扑优化

3伊甸园的回归和人的复兴

自我救赎的进程中,人类重新确立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由“边缘”的位置、“他者”的角色置换到“中心”的地位、“主体”的身份。以期能够早日回归伊甸园,达到整个人类的复兴。

未来的花园是人与自然的共生

鲜花簇簇,莺歌燕舞,动物成群,是至纯至美的理想家园的象征

效果展示

作品信息

请输入

参赛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参赛者:孙丹丹、刘杨、陈妍、翟尚

Affiliations:WeinanNormalUniversity,NorthwestAFUniversity,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XianBranchofBeijingCityFlowerCo.,Ltd

Participants:SunDandan,LiuYang,ChenYan,ZhaiShang

组织机构Organization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都市博览局承办单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成都天府绿道公司、成都市国际商务会展服务中心、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协办单位:成都市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成都市绿化工程队、成都市绿化工程三队、成都市林草种苗站、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草堂花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成都市人民公园、成都市植物园、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成都市百花潭公园、成都市文化公园、成都市园林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GuidanceOrganizers:Chinese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NetworkforBambooandRattanOrganizers:EducationCommitteeofChinese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ure,ChengduMunicipalParkCity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Bureau,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ChengduMunicipalBureauofExpositionExecutiveOrganizers:ChengduParkCity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ChengduTianfuGreenwayCo.LTD,Chengdu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xhibitionServiceCentre,BeijingLandscapeArchitectureJournalLtd,Chengdu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ureCo-Organizers:PublicityDepartmentofChengduMunicipalCommitteeofCPC,ChengduMunicipalBureauofCulture,ChengduParkCityLandscapeDevelopmentCenter,ChengduGreeningConstructionTeam,Chengdu3rdGreeningConstructionTeam,ChengduGrassSeedlingsStation,ChengduThatchedCottageFlowerCultivationGarden,ChengduPlantationTechnicalServiceCenter,ChengduResearchBaseofPandaBreeding,ChengduZoo,ChengduPeoplesPark,ChengduBotanicalGarden,ChengduWangjianglouPark,ChengduBaihuatanPark,ChengduCulturalPark,ChengduGardenConstructionTechnicalServiceCenter,ChengduWetlandProtectionCenter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暨第四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周”即将于年9月中旬开幕,后续相关报道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图文编辑:侯思佳

责任编辑:李昊霖

审核:李燕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hkr.com/wazz/23680.html